城所在地:香川縣丸龜市
官方手冊公布章點:丸龜城天守閣(丸亀城天守閣)
蓋章日期:2019年2月10日
蓋章地點:丸龜城天守閣
丸龜城又稱為龜山城、蓬萊城,由奈良元安於室町時代初期建造,1871年廢城,其天守是江戶時代建造,是日本現存十二天守之一,也是最小的天守。丸龜城有著高達60公尺石垣,是日本最高的石垣。
現存十二天守是指姬路城、松本城、犬山城、彥根城、松江城、弘前城、丸岡城、備中松山城、丸龜城、伊予松山城、宇和島城、高知城。
離開了琴平,搭乘JR土讚線來到了丸龜站。
站內的とり奉行立牌。
駅醬跟列車醬立牌,右下角還有一位京極君,後面再說明。
とり奉行在溜龜,順便宣傳不要亂停車。
從車站走了10幾分鐘後,就能看到丸龜城天守了,但是這個堀也太乾了。
有石垣崩落,但是天守、資料館、城內案內所正常營業。
丸龜市立資料館。
資料館對面的草坪。
龜山公園案內圖。
遇到岔路先往右走,很快就碰到禁止進入的告示。
石垣修復工事說明。
丸龜城的石垣,因為遇上2018年7月的豪雨,以及9月底的第24號颱風潭美帶來的雨勢,在10月8日時,帶曲輪西面的石垣崩落,同月9日,三之丸坤櫓跡石垣崩落。我去的時候是2019年2月,修復石垣看起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崩落下來的土石先用太空袋擋著,待會再回來看。
往回走,發現有岩石突出地面,上次看到這種情形是在岐阜城時。
玄関先御門(御殿表門)。
うちわ工房「竹」,是手工藝店,有工藝品可以買,也可以進行扇子DIY。
丸龜城雖然在室町時代就存在,但當時是砦的規格,一直到1597年才由生駒親正作為高松藩的支城,於龜山築城,1602年完工,1615年時遇到了一國一城令,高松藩的本城是高松城,理當丸龜城要被拆除,但當時的藩主生駒正敏用樹木將丸龜城遮住,並限制通行,讓丸龜城保存了下來。後來在1640年的生駒騷動(生駒騒動)被江戶幕府改易轉封至出羽國由利郡矢島,也就是現在的秋田縣由利本莊市矢島町。
1641年西讚地域由山崎家治入封,以丸龜藩立藩,東讚地域於1642年由松平頼重入封,高松藩才正式立藩,在這之前以讚岐國領國來稱乎較為適當。而到了1658年,因為山崎氏第3代並沒有子嗣可繼承,故由京極高和入封,所以才會有京極君的圖。
要到天守的路是一路上坡,帶著行李要走這種路真的是難倒我了。
城垣。
看風景。
三の丸東石垣。
一直冒煙的地方,不知道是溫泉區還是工業區。
勤王碑,紀念江戶時代忠誠愛國者的紀念碑。
延壽閣別館,是京極氏的寓所。
閃不掉的電線。
繼續往上走囉。
披著とり奉行皮的販賣機。
差一點路就能到天守了。
往下看修復的地方。
往西北方向看,掉落在瀬戶內海的各個島嶼。
往東北看,連接本州與四國的瀬戸大橋,其實是10座橋樑的總稱。
本州四國聯絡橋的介紹,就是指瀬戶大橋。
連結本州跟四國的道路共有三條,包括從神戶淡路鳴門自動車道、瀬戶大橋、西瀨戶自動車道。
神戶淡路鳴門自動車道包含明石海峽大橋連結神戶及淡路島,以及大鳴門橋連結淡路島及鳴門,明石海峽大橋並未預留鐵路通過的空間,純粹為公路橋樑,而大鳴門橋的橋面設計包括上下兩層,上層為公路、下層預留未來可供四國新幹線通過,在還沒興建新幹線前,德島縣廳利用橋下空間,作為觀賞鳴門漩渦的景點,於2000年4月啟用「渦之道」。
瀨戶大橋上層為4車道的瀬戶中央自動車道,下層是JR本四備讚線(或稱為瀬戶大橋線),並且能夠改造為供四國橫斷新幹線所使用的鐵道。
西瀨戶自動車道又稱瀨戶內島波海道,連結了尾道及今治,中間的橋梁包括新尾道大橋、因島大橋、生口橋、多々羅大橋、大三島橋、伯方・大島大橋(伯方橋、大島大橋)、來島海峽大橋(來島海峽第一大橋・來島海峽第二大橋・來島海峽第三大橋),是可供車輛行駛以及自行車使用的道路。
忘記是在丸龜城找不到置物櫃嗎?為什麼我要拖著行李走,都已經到蓋章的最後面了。
要蓋章就跟天守櫃台說一聲。
一條路直上直下,往山下走囉。
崩落的地方仍是禁止進入。
整片滑下去,要恢復原狀看來要很久了。
大手一之門,但還沒有要離開丸龜城。
繼續順著路走,要來去繞龜山一圈。
路上突然看到鴿子飛就拍到這張了。
前面禁止進入囉,要從左邊繞過去。
崩落現場。
崩落現場的各種角度。
石垣材料排排站,在熊本城也看到一樣的情形。
遠看崩落情形,以後就是花錢把石垣做回去了吧,都經歷三百多年了,現代的工法可以撐更久才是。
繞回大手一之門。
不覺得這塊是♥石啊。
大手一之門的另一面。
來丸龜城的路上看到很乾的堀。
但是另一邊怎麼看起來水量很夠啊。
沿著道路直直走,再回頭看一下丸龜城,想想本來是座小山,現在周邊幾乎全部都由石垣所構成,現已無法想像當年小山的情形了。
逛完了丸龜城,就走回丸龜站了,下一處要去的是今治城,也是日本100名城中我蓋到的最後一顆章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